搜索
返回
济邦新闻 | 陈伟受邀参加环境商会产业研讨会并做主题分享

自2023年起,《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及配套政策相继颁布实施,标志着PPP模式进入重大变革阶段。在政策监管趋严与地方财政承压等因素影响下,大量环保存量PPP项目面临合规性挑战、付费困境及税务争议等突出问题,制约环境企业可持续发展。


7月16日,环境商会聚焦“PPP新政下存量环保项目处置难点突破”主题组织召开产业研讨会。会议由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主持,特邀上海济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兼创新事业部总经理陈伟、北京采安律所、清新环境、苏伊士、北控水务、中国水务、创业环保、粤海水务、中环洁等企业代表共同研讨环境企业存量项目资产处置策略及政策优化建议。


图片


会上,我司首席咨询师兼创新事业部总经理陈伟作主题分享。陈伟指出,PPP项目的“新老划断”原则主要通过《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分类处理的意见》设定“开工原则”区分存量项目,如果在2023年2月PPP清理核查前完成招采程序,且已经开工,属于存量项目,否则不属于存量项目,需要适用新机制系列文件要求,如果属于政府承担融资责任的项目、政府付费项目、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或政府需给予运营补贴的项目一律从严处置。


对于存量PPP项目,新政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分类施策、坚持系统推进、坚持降本增效、坚持强化保障等。从济邦咨询的实践经验来看,当前存量环保PPP项目的破局之道是要形成从“降双率”到“顶层设计”的体系化对策,即短期纾困,推动“双率”协商与专项债置换;中期规范,明确政策适用与绩效管理;长期治本,顶层设计重构PPP生态。


图片


马辉表示,环境商会组织会员参加全国工商联以“推动环境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政企面对面座谈会,会议邀请到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建部等相关司局负责人与企业代表深入交流。会上企业普遍反映,PPP新政策下环保存量项目面临诸多难点,全国工商联对此高度重视,要求环境商会尽快形成专题报告呈报相关部门。马辉强调,PPP项目既关系企业利益,更关乎环境设施稳定和民生保障。本次研讨会作为政企座谈会的深化,旨在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建设性意见,切实推动问题解决与新政策落地实施。


图片


与会代表指出,PPP存量项目的管理主体为各地方政府。尽管新政已提出明确要求,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建设高峰期管理粗放、存量项目规模庞大,加之各地执行标准不统一,特别是在当前地方财政支付能力下降、历史欠债较多的背景下,PPP存量项目的管理和运营方面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与会代表提出三点建议:


  • 一是过渡期政策衔接。建议出台专项指导意见,推动存量项目按新机制规范调整,确保平稳过渡。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履约与预算管理,建立再谈判机制,化解信任危机,优化营商环境;同时明确按效付费规则和价格调整机制,保障项目可持续运营。


  • 二是优化项目要素配置。建议在推行"双率"下调过程中,各参与方坚持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原则,科学调整PPP存量项目实施内容、合作期限、融资利率、收益指标等要素,并形成与市场环境变化相配套的考核机制,保障社会资本合理回报,以平衡各方利益诉求。


  • 三是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建议通过股权转让、资产交易等方式,优先盘活边界清晰、商业模式成熟、现金流稳定的优质资产或项目经营权。


济邦咨询建议,在政府支出能力没有改变的前提下,需重视社会资本退出意愿,及时止损,以股权回购等模式降低项目履约争议、隐债压力、暴雷风险。存量环保PPP项目终止后,可以通过调整项目范围重新应用新机制特许经营,扩大有效有投资。


马辉表示,总结来看,PPP新政下,推行以特许经营、使用者付费、鼓励民企参与为特征的政企合作模式需要共同努力。当前正值新政实施的关键窗口期,需要我们共同推动政策细化、衔接和落地,促进政企良性互动,助力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巩固环境治理成果成效。环境商会将系统梳理各方建议形成专项报告,呈报全国工商联,全力推动问题解决。


转载 | 全联环境商会